44 Comments

  1. 这么个奇奇怪怪的故事为什么非要跟什么男权女权扯一起.能得奥斯卡奖的电影都是非常奇葩的.完全扭曲.反倒得奥斯卡奖的歌曲经常非常好听.

  2. 这片子对奖项的野心如此明显,有色人种族裔在片中的地位,女权地位认知,性,科技,生命的探讨,艾玛厉害,从此无法直视她的其他角色了

  3. 男女的不平等是基因决定的,所以只要互相尊重即可,男权,女权都太扯淡了。男女本就是共生体,这是基因决定的,若完全独立,人类这个物种也就不会存在了,还谈什么女权

  4. 现实是在两性关系中,男人不满了可能会暴揍女人到残废,教会会把不驯服的女人搞到疯。只要拍现实就已经有很大的冲击力。但女权,人权话题总是要用这些莫名其妙的隐喻。外国人总觉得展示下体,乳房,分娩,就等于给她们带来平等了。在我看来这还是在拿女人的身体去教育女人。美国女权片根本不敢拍真正的真相。

  5. 當教授提議學生娶貝拉的時候,學生也有反問教授對貝拉是否有慾望?

    教授並沒有回答他把貝拉當女兒,他說的是他沒有性能力…可見教授是覬覦貝拉的。

    不然一個正常人的反應應該是震驚或惱怒,立即就會否認了。
    但教授說的是…… I can't ….. 。

    整部戲講得根本沒有那麼美,看起來更像一個空有成人外表,
    心智卻極度不成熟的少女在探索兩性的過程。貝拉是嬰兒大腦,成年女性的身體;
    像極現在的國高中生:未成年,但營養好、發育成熟,還會像成人一樣梳妝打扮!
    不看身份證根本就不會懷疑對方是未成年。
    有大人的身軀思想卻不成熟,對性懵懵懂懂,現在的孩子不就像貝拉一樣?

    整部戲看起來就像在鼓吹戀童癖…
    教授是父親的角色:但因為他是性無能,所以貝拉才沒事。
    學生是保姆的角色:但因念過書,有道德及法律約束,所以貝拉才沒事。
    律師就代表外來人:對貝拉就完全無芥蒂了,所以他就對貝拉伸了魔爪

  6. 光从解说来说,感觉电影的女权有点极端。如果那是自由,那海王和海后也不应该被骂。也没有必要需要忠贞,一夫一妻也没有必要。如果绑定一个人,那多多少少是会需要有归属感(互相的一定程度的控制)

  7. 很喜欢你们的解说,但是真的太纠结于男权了。整个片子,我觉得就是一个婴儿的成长过程中对世界的认知,因为是成年女人的身体,所以体现出了男权女权的对立。但我更多体会到的就是作为人的成长。 古德是可以用父权来解释,但更多的他就是一个爱小孩的家长的角色。无论父母,都有对小孩从控制,过度保护,到意识到孩子们长大了该放手了,却又缝起钞票作为保护,以及作为空巢老人的失落和临终前想见小孩的渴望。我觉得他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爸爸。那段Bella被带去见识贫民窟的情节,让我想起了佛祖在还是王子的时候,从小就没有见过苦难,直到见识了生老病死,才开始悟道。

  8. 不觉得是女权 一个纯真女孩成长史而已 不觉得意义重大 还是 Oppenheimer 意义更深
    这个 电影是 芭比升级版而已 当然 布景拍摄和演员都不错的

  9. 千萬不要只看這個解說,否則會對這部影片有很大的誤解。。。很多都用大眾熟悉的觀點解釋,特別是女性主義的部分,真正看這部片的時候,完全不會覺得有想要表達任何跟女權有關議題。。。反而如果用一個嬰兒的視角(貝拉)來看這部片子,拋開至今為止對世界的一切認知,才看得出這部片子想表達的,超越兩性超越世俗的觀點。。。

  10. 可能只是一个不知道性别的小孩子套着女性的躯壳在成长过程中探索自我的故事。决定性别的是身体,主宰性别的是欲望。

  11. 做妓女并自得其乐在电影里的语境下并没有什么问题,贝拉是天真的追求欲望的孩童,她自己觉得没有受到伤害并享受其中,依照自由意志行事。但是现实中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们许多并不是自愿的乐在其中的。电影里的这种呈现就显得有些居高临下的残忍。

Leave A Reply